我國鉆孔灌注樁基礎自20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,就以其適用性和經濟性得到迅速的推廣和應用,并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。20世紀70年代中期,河南鄭州黃河大橋用國產BDM型反循環鉆機,首次突破Φ2.2m大直徑樁柱。20世紀70年代末期,江西九江長江大橋應用了雙壁鋼圍堰加鉆機灌注樁基礎的新結構,取代了深水管柱樁基礎。20世紀90年代初,又在安徽銅陵長江大橋、江西南昌新八一大橋、洞口大橋、天馬大橋,先后相繼完成了Φ4.0-6.0m的大直徑鉆孔灌注樁。
為了進一步挖掘大直徑實心樁結構的潛力,20世紀80年代末,河南省和交通部公路科研所合作研究了“鉆埋預應力空心樁”新結構;20世紀90年代起湖南省橋梁工程界在弱軟地基的洞庭湖區,推廣和發展了空心樁新技術。此后,又在湖南常德石龜山、啞吧渡、南華渡大橋先后施工384根、共2293m的大直徑空心樁。這些大直徑空心樁柱的成功施工實踐,標志著我國橋梁基礎工藝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。
目前,鉆孔樁已在建筑、水利、鐵路、公路、海港、抗滑治理等各領域的基礎工程中得到廣泛的運用,并出現向無承臺大直徑發展的趨勢。過去工程界以直徑大于800mm者為大直徑,現在考慮到基礎工程的通用性,又有別于以往的“大直徑樁”的概念,橋梁界將大于Φ2.5m樁徑稱為大直徑樁徑。
大直徑樁柱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,可分為鉆孔灌注樁、鉆埋空心樁、沉挖空心樁三類。
大直徑空心樁的施工有如下特點:
①隨著樁徑增大則鉆孔直徑也加大,旋挖鉆機鉆進時阻力也成倍增大,扭矩成級數增加于是成孔也難得多。
②因大直徑樁施工時所需設備和機具(鉆機、水泵、護筒、平臺、起重機、動力源等)急劇增多,引起設備及臺班費用的增加,因此,施工組織設計需全面綜合考慮。與圍堰內群樁基相比較,大直徑柱只能從取消承臺和圍堰,加快進度和縮短工期得到補償。
③隨著孔徑的增大,孔內容易出現塌孔事故。因此,必須采用優質泥漿,確保旋挖機施工的絕對安全。
④大直徑樁孔孔底沉渣難以處理,必須引進填石后壓漿混凝土新工藝,提高樁往承載力。
上一篇:旋挖鉆機鉆進成孔法簡介
下一篇:旋挖鉆機鉆桿的使用要點